7旬老人露宿街头等孩子 一等就是几年

大河报广告部

  • ·联系电话:0371-66330030
  • ·广告电话:0371-60507388
  • ·电话:13526529293(微信)
  • ·电子邮箱:840854936@qq.com
  • ·上班时间:
  • ·周一至周日(8:00-19:00)
  • ·联 系 QQ:840854936

7旬老人露宿街头等孩子 一等就是几年

添加时间:01-08-2015    来源:    点击次数:

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郑州丰乐路东风路口就一直有个七旬老太太睡在街头 她说,儿子焦建军去上海赚大钱了,怕儿子回来找不到她,得在路口守着等他 民政部门救助她,但她不愿意大伙只好你送被我送饭这样轮流照顾着…… 焦建军你回来吧别让你娘苦等了 河南商报记者宗雷 自称73岁的老人罗风,自去年八九月份,就在郑州市丰乐路与东风路交叉口附近住下了。 她说,儿子焦建军去上海赚大钱了,怕儿子回来找不到她,她得在路口守着等他回来。 怕她冻着,当地民政局、办事处、派出所工作人员想将老人送临时救助的地方,均被拒绝,只好天天轮流帮扶,附近居民也为老人送衣送被送饭。 焦建军,快过年了,大伙儿希望你赶紧回来一趟,给老母亲找个暖和点的地方。她只听你的话。 事件 七旬老人露宿街头 自称要等儿子回来 罗风自称73岁,自去年八九月份起,她就住在丰乐路与东风路交叉口附近了。附近居民都知道她,路口四个角她几乎都住过。天冷后,就在路口西北角住下了。西北角有个高出路面约半米的坡,她的“床”就铺在坡上面。 说是“床”,其实就是摞起来的被子,一层一层铺起来,堆了很高。共十床被子,最下边还有个垫子。罗风说,那都是政府和好心人送来的,还有头上的帽子、身上的棉袄、脚上的拖鞋等。 过往的老人和小孩好奇地到她跟前看,问她为啥躺路边,咋不回家? 这时,罗风就会提高声音告诉他们:儿子去上海打工了,赚大钱去了,有钱了就回来找我,怕他找不到我,我在这儿等他。 有人摇着头,问她最后见儿子是啥时候?罗风声音提得更高,颇为自豪地说:上个月,儿子回来了,说是身份证丢了,回来办证,他还说在上海工作忙,得办了事儿赶紧回去。还说,现在手头没钱,有钱了,肯定会给我买吃的。 讲述 儿媳带着孩子走了 家里只剩她和儿子 听到这,不少老太太会努努嘴。 有人认得罗风,她的娘家在开封,嫁到郑州。年轻时,还跟着丈夫开过理发店。俩人就一个儿子,现在40多岁了。娶了媳妇,还生了俩孩子。 至于哪一年罗风也说不清,儿子、儿媳离了婚,儿媳带着孩子走了。家里就剩下她和儿子了。 惠济区刘寨派出所所长高宏伟通过公安系统查过罗风的家里信息,户口上就她和儿子焦建军俩人,系统上还有一个信息,焦建军曾因盗窃被拘留过。 惠济区刘寨街道办事处工会主席宋苏滢说,罗风属于空挂户。她原来的家在哪儿?罗风说,之前跟儿子一直住在儿子熟人家的地下室,但是熟人搬家去外地了,房子被卖了。房子的新住户不愿意让她再住下去了,她便无处可去。 罗风说,自个儿是没想到住大街上的,只因为现在腿脚不大好,跑不动了,没办法。 唏嘘 她说有儿子就有家,多次拒绝救助 老住在路口,天冷,下雨下雪了可咋办? 罗风指了指自己的行李卷,里面有油布,能防雨雪。 昨天上午10点多,见到罗风时,她正在吃早饭,是惠济区刘寨街道办事处、同乐社区的工作人员送来的。 宋苏滢说,一天三顿饭几乎都是办事处、社区、民政部门轮流照顾,派出所也会不定时派人送吃食,就是怕她渴着饿着。 但只要一给罗风提送她到救助站或福利院,罗风便会大发脾气,不愿意。 去年的最后一天,下午3点多,眼看着风要起来,怕她出事,宋苏滢一行便联系了不远处的养老院,想把罗风送养老院临时救助点去避寒。 养老院的车都到了,罗风死活不去,办事处的人怕出事,只能不了了之。 宋苏滢说,2009年在北环立交桥下,办事处工作人员救助了罗风,当时还送她去医院看病。病好后,联系不到罗风的家人,便将她送到市社会福利院。 不知道啥时候,罗风便被儿子从社会福利院接出来了。 被问到为啥从社会福利院出来,罗风眼睛瞪得老圆:儿子说,住福利院的都是没人管的,我有儿子,有家,住那儿不合适。 暖心 办事处、社区和市民都在关心帮助她 旁人都在指责儿子不孝时,老人对儿子是一个不字都没说。 她仍深信,只要自己在这儿等,总有一天能等到儿子,她说,儿子一定会回来,因为他的娘在这儿。 老人的儿子去哪儿了?高宏伟也试着找过,留下的手机号码已停机。有人说,曾在丰乐路与东风路交叉口附近的网吧里见过他,也有人说,他在广州打工。这些都没有得到证实。 一位上了岁数的大妈路过,边走边感叹:可怜人,老了老了,到这一步。 有一天她路过,见罗风一条腿耷拉到坡外,自己没办法挪到“床”上,便央求她帮一把。 大妈捂着鼻子为老人整理了床:要是有个人管管,咋也不至于这样。 惠济区民政局局长靳瑞红也在关注罗风的事儿,隔三差五跑来:我们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她,可想救助她,她拒绝,让我们很为难。 围观的市民纷纷出主意:或许,找到她儿子,让儿子劝劝她,会好些,她也可以少受点罪。 记者手记 我们,谁都没有放弃她 昨天采访时,风吹得人冰凉。 罗风边擦眼泪边聊起她儿子,让我心里也一阵冰凉。73岁,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却为了儿子的一句“回来”守望在路口。 无论我们多大,在妈妈那里,始终是孩子,她无私,她宁愿自己吃苦受累。 上至郑州市民政局,下到惠济区民政局、刘寨街道办事处、刘寨派出所、同乐社区,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让人暖心,但他们又无力解决:老人不同意接受救助。 周围的居民也让人暖心,他们送去衣物、食物,只为一个不相识的老人。 救助,对政府部门来说,都是一场“硬仗”,但救助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罗风就是一个。 也许,罗风没有放弃自己,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儿子。 我们,谁都没有放弃她。

大河报广告部,广告热线:0371-66330030,0371-60507388;QQ:840854936
广告部地址:郑州市东明路与顺河路交叉口西南角金银湾商务楼1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