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落马书记忏悔书曝光
添加时间:06-10-2015 来源: 点击次数:
2013年4月7日,安阳市委原书记张笑东涉嫌严重违纪被“双规”。
法院查明,他利用职务便利,先后多次收受他人现金共计2123万元人民币、1万美元。2014年12月,他因犯受贿罪被驻马店中院判处无期徒刑。
在被组织调查期间,他亲手写下一封“忏悔书”,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堕落”。昨天,省纪委通过官方微信“清风中原”首次披露了这封“忏悔书”。
1
往事不堪回首
忆及心如刀绞
2013年4月7日,安阳市委原书记张笑东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罢免职务,并采取“双规”措施,接受调查。
忏悔书节选:
少年时代,我曾在艰苦的环境中度过,决心要学习成才、报效祖国,大学毕业后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那时,我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自觉接受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努力投身工作,积极要求进步。2008年和2012年,组织上先后任命我为安阳市市长、市委书记,把一个领导五百多万人的经济、文化大市的重担交给了我。
我认真地反思,痛苦地回想,一桩桩一件件不堪回首,回想起来心如刀绞。我严重败坏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我辜负了组织的希望和重托,辜负了同志们、亲人们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追悔莫及、痛不欲生。
2
思想支配行动 落入腐败泥潭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做事立身的根本,一旦发生偏差,势必会走向错误的泥潭。
忏悔书节选:我无数次地捶胸顿足问自己,为什么会堕落到这种地步?
首先是放松学习,忽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担任领导干部以后,自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党的纪律规定领会不深、实践不够;要求下边人学习多,自己学习少,尽管也到党校、行政学院等去学习,但自己不珍惜机会,不触及灵魂;关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中央、省委领导讲的那么多、要求那么严,自己思想上始终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没有按照组织的要求去做。
思想支配行动,造成了自己落入了腐败的泥潭。
3
没有严于律己 位高时搞特殊
党员领导干部拥有权力时,一定要正确对待权力,严于律己。否则,权力就会失控,自己也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忏悔书节选: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但是这几年,我却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增大私欲膨胀,拿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自己错误地认为,当前社会,权力也可以为自己服务,牟取私利,情有可原。正是有了这种错误的思想,才与党纪国法的要求背道而驰。
自己错误地认为,位高权重时搞点特殊也是应该的,平时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自己都追求排场,造成浪费,败坏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
4
权力失去监督 便会我行我素
作为手握重权的人尤其是“一把手”,如果背离民主监督的原则,让权力失去监督,距离违法犯罪也就不远了。
忏悔书节选:可以说,这些年,各级党组织通过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监督,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
但是,自己错误地认为,那些监督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对市级主要领导干部作用不大,自己也有手段化解一些隐患,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出事。
当了市长、书记后,与同志们距离远了,不愿听不同声音和反对意见,认为在市里工作自己说了算。权力失去监督导致腐败,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的党员干部。谁不接受监督,谁违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惩。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监督无处不在,谁要有腐败行为,纸包不住火,一定会像我一样受到纪律和法律的追究。
5
思想出了偏差
行动就会越轨
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健康是最重要的。思想上一旦出了偏差,行动就会越轨。
忏悔书节选:
“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时我对这句话感悟最深。
人们都知道,身体健康重要。打比方说,身体是一,金钱、地位、财富等都是零;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再多也枉然。
而在精神层面上,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健康最重要。思想上出了偏差,行动就会越轨;触犯党纪国法,就会失去自由,也就失去了一切。
过去只想着有权好办事,现在才明白,权力是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为民造福,以权谋私就会给党的事业和社会带来危害,断送自己的前程。
领导干部要坚守廉洁这个底线,越过底线一无所有。
张笑东简介
张笑东,男,汉族,1963年9月生,河南虞城县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共青团商丘地委副书记、书记,商丘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商丘市睢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安阳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市长、书记。2013年4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河南省纪委立案调查。
2014年12月,法院审理查明,张笑东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他人现金共计2123万元人民币、1万美元。张笑东被判处无期徒刑。
据新华社报道,张笑东的犯罪事实主要集中在“卖官”。在给其行贿的33人中,28人来自党政机关,主要都是为了升迁,收受的贿赂全都是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