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道路仍是道阻且长
添加时间:10-18-2018 来源: 点击次数:
扶贫道路仍是道阻且长
尽管中国减贫工作成绩斐然,但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
海波提醒称,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依然艰巨,脱贫攻坚还面临一些挑战。具体来说,深度贫困地区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以老弱病残幼为主、资源匮乏且资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国务院扶贫办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深度贫困县334个,深度贫困乡镇1800多个,深度贫困村3万个。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它们大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差,贫困发生率高,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专家分析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解决深度贫困地区问题的有效抓手。“精准”的意义,一在对准人头,二在精准地安排扶贫项目、合理地使用资金,三在派准干部和领路人。
今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财政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培育致富带头人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对推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
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也强调了人才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表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是夯实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
“东西部地区加强协作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其中穿针引线的关键在人才,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最终支撑点就在致富带头人身上。”曲天军说。
加强培育致富带头人,提升创业项目带贫减贫效果,对于国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谭诗斌指出,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要把“提升创业项目带贫减贫效果”摆在核心位置。对于如何提升创业项目的带贫减贫效果,谭诗斌表示,首先要选准适宜带贫的产业项目,其次要鼓励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依托产业项目构建利益共同体,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挂钩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