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松动迹象明显
添加时间:09-21-2010 来源: 点击次数:
坚挺已久的二手房价格近期出现了松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逐渐增多,从2月份起,存量房价出现调整的城市数量反超了新盘调整的城市。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近期二手房成交量持续低迷,价格松动迹象明显。2008年我国楼市出现调整时,二手房价格调整的时间要早于新房市场,并开启了楼市整体降价趋势,而今年的楼市会否重蹈这一局面引人关注。有分析人士认为,在限购、限贷、加税、增供等政策叠加影响下,降价的楼盘将逐渐由点到面,房价稳中有降的趋势或显现,而多项政策叠加将缩短这一变化的时间。
存量房价调整城市递增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来看,今年前4个月,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或持平的城市分别为10个、20个、26个和29个,呈现逐月增多的势头。其中,4月份二手房价格上涨的41个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1.0%。
而在新建商品住宅方面,前4个月环比价格持平或下跌的分别为10个、14个、20个和14个。从统计局数据来看,从2月份起,存量房价出现调整的城市数量反超了新盘调整的城市。
这一特点在4月份体现得更为明显。数据显示,当月一些城市新盘价格出现了季节性反弹,但二手房价格则继续呈现调整态势。如北京市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上涨3.4%,而二手住宅同比下跌0.7%。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上涨1.5%,二手住宅同比涨幅为0.2%。
对于新盘和二手房价格走势的“不统一”,有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新盘价格上涨的城市有所增多,有可能与销售旺季的季节性波动有关,还可能由于“一房一价”等调控措施出台后,部分楼盘有意高报项目价格。总体来讲,二手房成交价格受“场外因素”的影响更少,如果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手房的价格跌幅也更为明显。
“2008年楼市出现价格下跌时,当时正是二手房价格率先出现了调整,具体时间约在奥运会前后,随后一些新盘价格开始降价。今年的情况还不好说。”我爱我家的一名地产中介认为。
炒房客出货增大供给
从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走访情况来看,近期北京一些小区的二手房价格出现了回落。如北京西城区和平门附近的某小区,目前一居室的成交价在每套140万元左右,而两个月前则普遍在160万以上。在南二环的信德园小区,目前两居室的挂牌价为每平方米27000-28000元,比今年初回落了5%-10%。
也有一些区域的二手房价格没有松动。如西城区的源屋曲、西城晶华等小区,由于位置较好、房源有限等因素,价格与先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动。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有买房资格的人大部分在观望,而愿意出手的炒房一族却被限购了。”某房产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以往频繁成交的一些老客户,近期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影,而这些人是最具有购房能力和意愿的。他同时透露,也有少数投资客近期出手购买商业地产项目,或者到不受限购政策影响的外地城市购房。
“投资性购房成交是最活跃的。不少人一旦赚到钱,很快就把房子出手了。或者看到新的合适房源,如果资金不够也会把已有的房子卖掉,再吃进新房。这些人被限购后,楼市成交就少了很大一部分力量。”有中介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购房者目前普遍仍未感受到明显的价格回落。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一些房源价格出现较明显的下降后,成交速度也明显加快,而多数正在挂牌房源仍保持坚挺。如一些业主由于种种原因急于抛售,降价幅度也要更为明显。但购房者首先需要耐心等待合适报价,再者往往需要满足全款或当日付款等条件,对此多数刚需购房者事实上很难满足。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远洋山水小区,目前的二手房挂牌价格为每平方米25000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几个月前很难见到。如果回顾去年的价格高点,当时的挂牌价格在每平方米28000元左右。“目前的卖房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拥有多套房源的炒房客;另一类则是改善型需求人群,卖房子的同时再买进一套,这样就不会受到限购政策影响。对于炒房客来说,楼市僵持的时间长了,有的人也会慢慢出货。”上述房地产公司负责人表示。
尽管价格出现了一定调整,但“刚需一族”的购房承受条件能否明显优化,同样值得探讨。链家地产提供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5月,北京首套房平均月供达到7281元,与2009年初的2803元相比,增幅达到160%。未来利率仍有上调空间,供房成本的上升将稀释价格松动的影响。“未来如果首套房贷首付由三成提至四成,将会有50%左右的刚需贷款人群受到影响。”报告认为。
车长装扮节前上路的公交新车
□大河报记者尚若云文许俊文图
本报讯临近中秋节,市政府承诺给公交配备的120辆新车走入市民生活。9月21日,公交一公司70辆公交新车将投入运营,而公交三公司9月18日投入运营的50辆公交新车已让群众感受到了方便。
昨日,在公交一公司场区内,公交车长苏忠奎专门买来国旗等饰品,把新车车厢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与乘客们一同欢庆佳节到来。70辆公交车将于21日起陆续上路,主要投放在59路、44路、K9路、60路等公交线路上,届时这些线路早晚高峰的发车间隔时间都将有所缩短。
同时,公交三公司9月18日新增了50辆12米长的空调大客车,具体投入线路为:T4路20辆、111路10辆,19路、K81路、603路、K906路各5辆。新增加的车辆分配到客流量较大的线路,将大大缓解这6条线路上的客流压力。
为保证中秋节市民的出行,公交三公司还将增加运力投入,22日、23日、24日,发车间隔从平时的7~8分钟缩短至4~5分钟,保障市民的出行。
昨日,郑州市公交四公司也制订了应对双节高峰方案,首先为837辆公交车全部“体检”一遍,中秋节当日,公交四公司将根据客流情况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度,并准备了100辆机动车辆随时加密班次以缓解高峰期客流压力,对916路、7路、43路、47路等37条线路进行了加密,确保市民节日期间出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