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哭穷恶意躲债 法官发现破绽一招逼其还钱
添加时间:11-06-2018 来源: 点击次数:
花式哭穷恶意躲债 法官发现破绽一招逼其还钱
近日,被执行人裴伟主动联系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宋健,表示想要履行法律义务,偿还欠款,随后,并到法院当场履行了3.9万元欠款。原来,裴伟是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恶意转移。本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不想被执行法官看出破绽,直接冻结了银行的贷款发放卡,被执行人无奈只好主动联系执行法官清偿了所有的欠款,案件最终顺利执结。
2016年6月份,裴伟(化名)找到了做营销策划生意的陈华(化名),要求陈华为他的公司策划开展一场营销活动,考虑到之前有过合作,陈华爽快的答应了裴伟的要求,并在裴伟的一再恳求下,先行垫付了活动用到材料费共5.9万余元。没想到,活动结束后,面对陈华的各种还钱暗示,裴伟无动于衷,假装不懂。而陈华在电话里挑明后,裴伟只还了2万元欠款,然后开始变着法儿哭穷,从流动资金紧张,到钱给员工发了工资,用尽借口,就是拒绝归还剩余的欠款。陈华多次追要都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她将裴伟告上了法院。经法院调解,裴伟表示同意按约定期限归还陈华剩余欠款3.9万余元,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可是刚刚离开法院,裴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哭穷,从生病住院需要用钱、到与妻子离婚被净身出户等,一拖又是大半年,无奈之下,陈华向鼓楼法院递交了执行申请。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鼓楼法院的执行法官宋健经多次查询,均未发现裴伟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裴伟面对执行法官也再三哭穷表示自己已经“破产”,无偿还能力,此后,裴伟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案件陷入了困境。面对无财产可执行的局面,宋健在裴伟众多的账户信息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银行卡、支付宝等资金账户里都没有可供执行等财产,但是裴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小额资金往来却异常频繁,结合裴伟的生意人身份,宋健推测,裴伟的经营活动仍在继续。而此时,被执行人裴伟的一张新办不到三个月,余额为零的银行卡引起了宋健的注意。经过多方查询和得到的线索,宋健断定这是一张银行发放贷款的银行卡,第一时间予以了冻结。发现自己的贷款迟迟没有到账,裴伟顿时慌了神,思忖再三,决定主动现身联系执行法官,偿还欠款,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案件最终得以顺利执结。
作者:克燃